一衣帶水的水指的是長江,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南史·陳后主紀》,原意指的是像一條衣帶一樣狹窄的河流,后來多用來形容兩地相隔很近,僅一水之隔。一水之隔是褒義詞,在后世也廣為應用。
一衣帶水的水指的是什么

一衣帶水里面的“水”指的是長江,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南史·陳后主紀》:“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這里一衣帶水意思是一條衣帶那樣狹窄的水域,后來多被形容兩地相隔很近,僅一水之隔。
一衣帶水的典故
相傳在南北朝的時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陳國以長江為界,后來北周的宰相廢除皇帝稱帝,下定決定要滅掉陳國,就說,他是全國的皇帝,豈能因為一條狹窄的河流就不去管南方的百姓,于是下令攻打陳國。
一衣帶水是一個褒義詞,在后世運用也極為廣泛,在《宋史》、《戲作三星行送曹子野歸楚時予亦將歸里》、《新廣東》中都有使用,多用來形容兩地像個比較近,是文化傳承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