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蝎子是羊的脊椎骨,形狀與蝎子相似,就是帶里脊肉和脊髓的完整羊脊椎骨,形狀酷似蝎子,俗稱羊蝎子。羊蝎子多用來燉著吃,口感香嫩不油膩,最重要是沒有羊膻味。羊蝎子用來熬制的湯用來涮羊肉、肥牛、豆腐等各種葷蔬菜都可保持原汁原味,營養(yǎng)還豐富。
羊蝎子是什么

羊蝎子是指羊的背部一條脊椎骨,這是羊身上最美味的部位,肉質(zhì)鮮嫩,且沒有羊膻味,帶著脊背肉和脊髓,一節(jié)一節(jié)的下來,因其橫截面有三叉,大概是Y字形,酷似蝎子張揚(yáng)的形狀,所以被稱為羊蝎子。
燉羊蝎子
燉羊蝎子是一道傳統(tǒng)美味,用羊蝎子燉出的湯汁鮮香美味,可以先吃骨頭再涮菜,在北方羊蝎子火鍋已經(jīng)是寒冷的冬季必備的家常火鍋菜品,一家人圍在一起吃著羊蝎子火鍋,其樂融融幸福無比。羊蝎子湯能夠涮羊肉、豬肉、豆腐等各種葷蔬菜,還能夠保持菜品的原味道不變,這是一般火鍋底料無法做到的。
羊蝎子起源
羊蝎子最早是起源于蒙古,選用蒙古地區(qū)5-6個(gè)月大的羔羊,經(jīng)過十幾道工序的制作,將新鮮的羊蝎子制作出鍋。最初這道菜是在康熙年間,一位叫奈曼王的蒙古王爺在一次打獵回家的過程中聞到了濃郁的肉香,后來王爺好奇的嘗了嘗,食在美味,隨后它就根據(jù)羊脊椎骨的形狀命名為這道菜為“羊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