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是竹的幼芽種類繁多,大部分鮮筍剝開后呈白色,味道鮮美,可與多種不同食材進行搭配,日常保存時需用到特殊的方法。筍干是以筍為原料,通過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形態多樣,顏色深淺不一,貯存便捷不易腐壞,日常食用時需先進行泡發。
外形區別
竹筍未挖出時多藏于土中,一頭尖似小船,另一頭較為扁平,剝開后肉色乳白,殼薄質嫩,鮮甜爽脆。筍干有咸淡之分。淡筍干顏色偏肉色,類似田黃石的顏色,咸筍干顏色更深。不同的加工方式下所生產的筍干形態各異。攤直烘干的便是直筍干,揉搓彎后烘干的便是彎筍干,用木板邊壓邊烘干的便是扁筍干。
保存方式區別
想要保存好鮮筍,可按以下方法。方法一:選完整無傷的鮮筍,放入塑料袋中,扎緊袋口,可存放一個月不變味。方法二:在木箱底層鋪2-3寸濕黃沙,把冬筍尖朝上擺好,然后再用濕黃沙埋好并將沙子拍實,可存放1-2個月。筍干的保存方式要簡單許多,放在陰涼通風處常溫保存即可,切勿放在潮濕處易腐爛發霉。
食用方法區別
鮮筍切塊洗凈后可直接食用。常見的食用方法有水煮、紅燒等等,亦可干煸或作為輔食。搭配食材多種多樣,具有極強的包容性。筍干食用前必須經過水發。先用溫水浸泡一二天,再用旺火燒煮2小時,然后再用水浸泡兩三天。發漲完成后可與五花肉一同紅燒,肉香四溢,鮮嫩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