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吃過銀杏果嗎,銀杏果也叫白果,它果殼多為白色,外表和開心果(阿月渾子)很像,里面的果肉為淡綠色,銀杏【yín xìng】是我國特有堅果食物,能滋陰潤肺也能保護血管,但是這種堅果還有一定的毒素,吃的時候還需要注意很多事項,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銀杏果。
銀杏(英文:ginkgo/gingko)
銀杏是我國一種特有的裸子植物,早已在我國山林中生長,但人們認識它,并給它起了名稱是在宋朝。那時銀杏作為貢品納進,因為它的種子形似杏,而核色白,皇帝才賜名為銀杏。銀杏在地球上巳存在了1億多年。由于它與動物界的恐龍為同一時代,所以人們也稱銀杏為“活化石”,有植物界的“大熊貓”之稱。
銀杏形態特征
銀杏樹
銀杏樹為裸子植物中唯一的中型寬葉落葉喬木,可以長到25-40米高,銀杏樹屬直根型樹種,根系發達而強大,適應性極強。它由主根、側根、細根和根毛組成。在良好的土地和栽培條件下,成齡大樹根系可深入土層5米以上。主要根層一般分布在60-100厘米的范圍內。根幅一般大于冠幅的2-3倍。山東郯城縣新村鄉一株古銀杏樹,側根可見部分達18米,銀杏樹冠,由于分枝角度大小的不同,實生樹的枝條開張角度小,樹冠多為圓頭形、圓錐形或塔形。銀杏樹的枝、干依其作用分為主干、主枝、側枝和細枝。
銀杏葉
銀杏樹的葉形多種多樣,一棵樹上很找到大小、長寬、開裂一樣的葉片。銀杏樹葉開裂深度與品種、樹齡、種源及產地條件、管理措施等有關。一般來說,實生幼苗裂度較深,多呈弧形、箭形。嫁接樹上的葉片多呈三角形、鴨腳形、如意形、扇形等。銀杏樹的典型或代表性的葉形為扇形,極像一把打開的折扇。秋末,葉片變成金黃色,宛如黃金綴滿樹株,異常美觀。所以,有人稱它為“金色千扇樹”。乍看銀杏樹的葉片似乎列正反面之分,其實不然,葉正面顏色常綠,背面則呈淡綠色,有絨毛或纖毛著生。長枝上的葉片呈螺旋狀排列,在短枝上剛數片簇狀著生,短枝上的葉片每年生長一輪,從葉輪的多少可判斷短枝枝齡的大小。有人將葉片著生的角度、開裂的深淺作為鑒別銀杏樹雌雄性別的依據,這在理論上與實踐上恐怕都缺乏說服力。
銀杏花
銀杏樹系雌雄異株樹種,其花具有很大的原始性。它由葉原基發育而成,每短枝抽生3-8朵雄花,呈倒垂的藁荑狀花序,初看極像桑椹子。雌花生于短枝的葉腋間,第花柄上端一般著生兩枚胚珠(似火柴頭狀),也有3-4枚的,少數有8枚的,不過只有1-2枚發育成種子。銀杏樹的雌、雄花顏色均為黃綠色,且個頭小,化期短。
銀杏果
銀杏樹的種子并非果實,種子從外到內依次有外種皮、中種皮、內種皮和種仁。脫去外種皮,就是大家熟知的“銀杏果”了,呈倒卵形,橢圓開或近球形。種種皮呈肉質,生長期為綠黃色,成熟后為黃色或橙黃色,有一層白粉漿汁,有特殊異味。外種皮不能食用。中種皮(既白果外殼)呈骨質,堅硬致密,表面平滑,白色。內種皮呈紙質淡紅褐色。它的胚乳亦稱種仁呈肉質,淡綠色或乳黃色,細膩嫩軟,是可食部分,味甘甜稍苦。
中國銀杏樹的文化
銀杏樹是具有濃厚人文色彩的古老樹種。千百年來中國人崇拜銀杏樹,形成了特有的銀杏崇拜文化現象,主要表現在:視銀杏樹為福樹而廣為種植于宅院、祠堂、文廟、行道、名勝古跡、園林、墳地;視為神樹而極力保護之;視為圣樹和佛樹而受僧道們推崇;視為神奇和科第的吉兆;視為圖騰崇拜的象征;存在著有關銀杏的畫像石刻和有關銀杏樹的神話傳說;用其作地名、省市縣樹。中國人崇拜銀杏樹的原因,是同其特殊的用途、壽命長、生命力旺盛、內在風韻及傳其可幫助人們救難脫險和風水樹的崇拜有關。
銀杏果的營養價值
銀杏果是營養豐富的高級滋補品,含有粗蛋白、粗脂肪、還原糖、核蛋白、礦物質、粗纖維及多種維生素等成份。據科學得出結論:每100g鮮白果中含蛋白質13.2g,碳水化合物72.6g,脂肪1.3g,且含有維生素C、核黃素、胡蘿卜素、及鈣、磷、鐵、硒、鉀、鎂等多種微量元素,8種氨基酸,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保健價值。
銀杏果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具有益肺氣、治咳喘、止帶蟲、縮小便、平皴皺、護血管、增加血流量等食療作用和醫用效果。此外,銀杏果還可以滋陰養顏抗衰老,擴張微血管,促進血液循環,使人肌膚、面部紅潤,精神煥發,延年益壽,極具保健功效。
干銀杏果怎么吃
干銀杏果主要是用于制作菜肴,干銀杏果可以炒、烤、蒸、煨、燉、燴、燒等,常見的幾種制作菜肴的方法如下:
一、銀杏果湯:每天早晨用7粒銀杏果,敲開后用來搗碎,放點白冰糖或少許香油,用開水沖服。(治感冒和咳嗽)。
二、銀杏果粥:白米粥做好后,把銀杏果搗碎后放入鍋中,喝時放點白糖。(注意:以上兩種吃法都是粘在銀杏果上薄薄的皮不要剝掉,要一起搗碎放入。)(最外面的硬皮,可以洗凈,用水煮著喝,可治高血壓。)
三、炒著吃:溫火炒著吃,會自然爆開。口感是香、甜。略帶點苦。
新鮮銀杏果怎么吃
烹飪:可將將銀杏果連皮煮熟后,加以翻炒,不用放油。也可以與牛、羊、豬肉或禽蛋相配,采用炒、蒸、煨、燉、燜、燴、燒、熘等。
多種方法做成美味佳肴:(民間佳肴:銀杏全鴨、銀杏熘子雞、銀杏果燉雞、銀杏果雞丁、銀杏蒸雞蛋、腐竹銀杏果粥、蜜汁銀杏果、銀杏果臘八飯、銀杏果粥、銀杏果西谷米、銀杏果棕子、銀杏果仁蒸餅、銀杏果什錦圓糕、銀杏果月餅、銀杏果干酪、無心糖銀杏果等等)
銀杏果中毒怎么辦
銀杏果內含有氫氰酸毒素,毒性很強,遇熱后毒性減小,故生食更易中毒。一般中毒劑量為10-50顆,中毒癥狀發生在進食銀杏果后1-12小時。為預防銀杏果中毒,不宜多吃更不宜生吃銀杏果,本病多見于兒童。
為防止銀杏中毒,醫生提醒:切忌過量食用或生食,嬰兒勿食,銀杏的有毒成分易溶于水,加熱后毒性減輕,所以食用前可用清水浸泡1小時以上,再加熱煮熟,均可大大提高食用銀杏的安全,如發現中毒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銀杏果中毒的病癥主要有:①潛伏期:l~12小時;②消化系統癥狀: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痛;③神經系統癥狀:頭痛、煩躁不安、反應遲鈍、驚厥、肢體強直、昏迷、瞳孔散大;④嚴重者:瞳孔散大、呼吸困難、青紫、呼吸衰竭、肺水腫、心力衰竭;⑤少數患者可有末梢神經功能障礙、感覺遲鈍、弛緩性癱瘓、膝反射減弱。
銀杏果種類
佛手銀杏類:即長白果,重約3克,種子為倒卵形狀,核狹長且尖,種仁味甘美。
梅核銀杏類:即圓白果,重約2克,種子形狀為圓形或近似心臟形,種子的頂端微凹入,核為卵形或廣橢圓形,略扁,種仁帶苦味,該品種具有較抗旱澇的優點。
馬鈴銀杏類:為中間型,即該類品種的形態與品質介于上述兩類之間。種子特征表現為其頂端有凸起小尖,形狀與梅核類有幾分相似,而其核則同佛手類相似。在以上三類之中,佛手銀杏類的栽培性最強,梅核類則較為原始。
桐子果:為栽培變種,產于廣西興安。種子大,為扁圓形狀,核近似圓形,先端寬,鈍圓無尖,基部較寬,兩側棱脊顯著,底部魚尾狀。
大馬鈴:屬于栽培變種,產地為浙江諸暨。種子形狀為矩圓形,頂端圓鈍且有凸起尖頭,基部則平寬,其核肥大,呈橢圓形,先端鈍尖而基部寬圓,中部以上有棱脊,翼不明顯。
關于銀杏和銀杏果的內容先給大家搜集了這么多,更多銀杏果知識親關注水果百科吧!
感謝您是第位來看【銀杏】這個水果種類的用戶朋友,本站圖文均來自于網絡收集,內容僅供水果愛好者學習與參考,不可做為醫療診斷或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