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冷水煮粽子好吃又有彈性。粽子是用粽子葉把生糯米和餡兒一起包好蒸熟的,煮粽子用冷水煮的話,粽子里的糯米會被慢慢蒸熟、黏在一起,糯米會更軟糯,而粽子葉也在慢慢蒸的時候把粽子葉香煮出來了,這樣煮出來的粽子香味濃且有彈性。
冷水煮粽子好吃又有彈性

如果用熱水煮粽子,粽子會因為熱脹冷縮而破裂,粽子里的糯米會露出來,露出來的粽子會和煮的水混在一起,粽子里的味道就會煮淡,粽子自然就不好吃了。冷水煮粽子的話,粽子是在被慢慢加熱,粽葉也會慢慢松開,粽子葉就不容易破損,蒸出來的粽子味道自然更香。
因為冷水煮粽子會有一個慢慢加熱的過程,粽葉的香味煮出來后會慢慢深入到糯米中,而糯米比米要硬一些,慢慢煮容易煮熟,煮熟之后黏在一起,味道更香,吃起來有彈性。煮的時候也要注意,粽子外面的繩子要拴緊,不能讓糯米露出來。
煮粽子講究火候
煮粽子的時候一般需要用小火慢慢煮,自己包的生粽子需要煮2個小時左右,糯米是比較難熟的,或者用高壓鍋煮半小時,可以用手輕微按壓,感覺軟了就是成熟了。
煮好后繼續(xù)燜1個小時
煮好后的粽子不要立刻盛出來,我們要將其浸泡1個小時,再出鍋。粽子煮好后鍋內(nèi)還有壓力和溫度,讓粽子在鍋中完全熟透,防止粽子最內(nèi)芯還有生硬的口感。